弟二人并称“二吕”,霍邱人士,生于动荡的宋末,少有大志,拜于兵家门下,作为兵家弟子学习兵法、平天下之术。后战火纷飞,蒙古南侵,二吕投笔从戎,报销国家,也力邀当年好友共同参军御敌,孙亮就是其中之一。
孙亮后来和吕文焕一起镇守襄阳城,蒙古大军南下必过襄阳,这一守就是六年,宋军死守襄阳不退,蒙古大军屡攻不下,双方杀的是流血漂橹,伏尸百万,直到襄阳城门户樊城被破,襄阳城陷入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城内军民一心,拆屋作柴,扑鼠为食,同心同德,誓与襄阳城共存亡,也绝不向蒙古投降,却不料蒙古军在樊城屠城,震慑宋军,坚持抵抗长达六年之久的吕文焕吕大将军身为襄阳知府、京西安抚使的他,居然……居然吓得投降了!
这个消息对宋军产生了动摇性打击,当时的孙亮因为精通水战,正在负责带兵在襄阳城汉水之滨打通救援补给线,闻听城内吕文焕降元,顿时大吃一惊,只感觉天塌地陷,火速带兵回救襄阳城,却不料吕文焕已然开门献城,蒙古军杀入城中,孙亮手中这点绵薄之力好似杯水车薪,根本没什么作用,无法抗衡破城之中的数万蒙古大军,心中又羞又愤,只好带人一路往南撤退,自己作书既向朝廷要援军,又写信要求兵家增援,自己一定要夺回襄阳城,襄阳在,宋朝在,襄阳破,中原尽危矣。却不料吕文焕降元之后,向忽必烈毛遂自荐,自请为南征先锋,利用自己对宋军了如指掌的优势,反戈一击,带领蒙古军从襄阳出发,兵无血刃,火速攻占鄂州,震动朝野。
孙亮只好退到江南沿岸整军布放,划江死守,苦苦等待援兵,自身兵家无动于衷,但是朝廷倒是派援兵来了,可来的十三万援兵竟然是朝廷大奸臣贾似道带领的,贾似道乃是千古误国巨贼,当初六年不援助襄阳城的就是此贼,他今番是迫于朝廷群臣压力才勉强带兵过来走走过场,结果来了一看,整个江面宋蒙双方杀的狼烟四起夜如昼,血染江水千万里,贾似道这孙子是八十岁尿炕——老毛病又犯了,当场吓得腿似筛糠,畏敌如虎,竟然丢下麾下大军不管,转身带着人马就跑,麾下三军大乱,气的孙亮等一干有识之士几乎吐血,忽必烈大旗一挥,蒙古大军一路掩杀,把宋军杀的大败,自此,蒙古大军杀过长江,宋朝灭亡指日可待,而孙亮,第二次构筑的抵御防线毁在了自己人手中。
不久之后,蒙古军一路南下,直接攻克南宋首府临安,朝中忠臣掩护皇室赵家血脉出逃,孙亮也带人在其中,一路从浙江海边坐船出海,前往广东,却不料文天祥文丞相在两广和江西组织尚存的人马继续抵抗陷入包围,文丞相最终被俘,决不投降,破口大骂奸贼吕文焕,最终从容就义,文丞相也是孙亮好友,那一天孙亮远在海边,痛哭流涕,大骂苍天无眼,为何这世上奸人笑而忠臣死,文天祥军被灭,意味着南宋最后的陆地军事力量被彻底摧毁,蒙古军步步逼近,陆地已无立足之地,孙亮只好和太傅张世杰商议,退往广东海外孤岛——崖山,利用宋朝最后仅存的一点军事力量——水军,谱写最后的绝唱,于是,崖山大海战爆发。
孙亮常年研习的水战理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指挥宋朝最后的水军军队在南海上和蒙古水军抵抗了近一个多月,最后在补给被断、后无援军等诸多因素下,第三次力竭而败,孙亮的半边脸也是在那时候烧伤的。太傅张世杰见大势已去,带领最后的残存人马和孙亮一同突围出去,而左丞相陆秀夫在海中另一边见无法突围,最后背着宋朝最后的儿皇帝赵昺跳海自尽,随行十万汉人军民一同跳海慷慨赴死殉国,随着大海上漂泊着的十万尸体,崖山海战正式宣告结束,结果就是标志着大宋灭亡,其历史意义在于古典传统的华夏文明正式衰落,所有后世又有“崖山之后无中华”一说。
而孙亮和张世杰虽然突围出去,但是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和希望光复河山,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