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围着毛油地逛了逛,没有开车,孙永强将自己怎么物色上这块地、然后请哪些人来看过,那些老师傅又都是怎么说的,事无巨细,全部给李亚东讲了一遍。
售后服务做得妥妥的,算是个热心肠。
李亚东也道了声谢,有些东西他是听不太懂,但感觉应该有些参考价值,全记下来了,打算晚上回去讲给胜利哥他们听听。
等逛回到帐篷这边时,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四个小伙子看着手脚都挺麻利,但这么久连一个基台都没拆完。
主要工程量实在太大,七个基台全部拆完,估计没个三天时间是不可能的,也不知道他们刚才乐呵什么。
“东哥,走吗?”齐龙问,因为已经到了饭点。
李亚东抬手看了看表,才十一点,也不怎么饿,摆摆手道:“不急,瞧瞧。”
说着,踱步向上面挂着一块黑木板、用黄色油漆刷了一个“1”字的基台走去。
它离得稍远,不是四小伙子正在拆的那座,却是这块毛油地上的第一座基台——按孙永强刚才所说,唯有这座基台的钻井坐标,是吴老大亲自拿着石灰粉洒出来的。然后又让人以这个“十”号为圆心,在旁边框出了一个半径360米的大圆。
他当初的原话是“这块毛油地下面最有概率藏油的位置,就这一区域”。
通过刚才孙永强的介绍,李亚东知道这个吴老大是真有几把刷子的,以前在国企工作钻出过不少油井,十六岁入这一行,差不多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钻井工人,经验十足。
那为什么会在这片石油总局都实地勘测过、明言地下有油、孙永强优中选优、全县最好的一块毛油地上,却闹出这么大的一个眼子呢?
足足七口井,全在他圈的区域内,几乎已经布满,却没钻出一滴油。
李亚东总感觉这里面似乎有什么问题,恰好也没近距离参观过钻井基台,有些好奇,便来到旁边打量起来。
这个基台之所以建得这么大,主要是为了承载和驱动钻头的,基台底座上有很多齿轮,大小不一,但最小的都有农家石磨那么大,它们互相咬合,靠一根粗壮的黑色电缆提供动力,然后通过一根“L”形连杆来带动特种钻头延伸到地下。
“咦?”视线落在钻头余留在地面上的部分时,李亚东突然发现一个东西——标尺,钻头上自带的。
走进一细看,显示的字符为“1537”。
这也就意味着,钻头已经延伸到地底1537米,不可谓不深。
但是……或许还真不够深!
李亚东这段时间晚上没事时,经常与胜利哥一起猫在窑洞里喝酒聊天,而谈论得最多的话题,自然就是眼下手头上的事——开油。
胜利哥毕竟掌管着一家大型石油公司,再加上这段时间一直跟阿列夫等人在大漠上搞实地勘测,所以对石油方面的知识比常人要懂得多,而且,随着勘测的愈发深入,也对陕北这边的地质特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李亚东很清楚地记得他对自己说过,陕北这边的石油不怎么好开采,原因很简单:油层太深,比他们早前分析的可能还深一些。
但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众所周知,越是大油田,越是藏得深。
要知道俄罗斯那边的大油田深度都过了米!
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能称得上“油田”的资源,国家要不还没找出来,要不早就开采了,轮不到私人染指。陕北的延垵和榆琳两市,应该不大可能还有未被发掘的油田,只有一些零碎资源,不合适整体开采,所以国家才放手交给地方处理。
胜利哥说过,中国最好开采的石油在东北,譬如大庆油田,以及海洋钻井区,藏油深度只有1000-1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