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食为天(2 / 3)

女县令 果子大王 3321 字 2020-05-26

为是她能耐大,反而都以为她是运气好。一上任就碰上了有心归顺的百里颂。如若不然,兴许她现在还为县里的事焦头烂额,哪会有能耐对付尚家?

人就是如此喜欢自欺欺人,热衷于把事实归于巧合。

自从温折桑决意修建善堂,青子巷日日热闹非凡,狗子娘那一群乞丐和隐瞒身份的一部分山匪整日整日兴致勃勃。修善堂不是个轻松的活儿,虽然有现成的宅院,但还是需要里里外外修葺加固,还要打扫,除草。满院子灰尘起舞,却没有一人有怨言。

对于狗子娘一群人来说,这善堂多半就是他们日后的居所了。在这一群人里,狗子娘和另外两人拿回了在北郊的田地,也算有了一点家产。但他们感激温折桑,自愿把自家的田产归于善堂的田产中。日后他们就与善堂成为一体。

至于吴待发那群惹是生非的乞丐,温折桑喂了他们板子,这会儿估计都还在养伤。

总之,青子巷最近热闹安逸,周贵有空闲时便会带着周小振一块儿去帮忙。莽汉有莽汉的智慧,他知道自己有时忙起来顾不上孩子,这善堂有与自己家离得近,让周小振与善堂里的人混熟了,在找不到他时,周小振也可以到善堂玩耍。好叫他放心些。

又一日,温折桑处理完衙门的公事,带着谢贻寇,温持二人来到善堂。大半个月过去,此处宅院已经焕然一新,屋顶上长着的野草没了,院子乱七八糟的枯枝败叶也被清扫得一干二净。若再添上些家具器物,便可以直接入住了。

“大人两日前才来过,今日怎么又来了?”狗子娘穿着粗布麻衣,她虽嘴上,埋怨,心里却是高兴的。老天有眼,她有生之年,总算遇上了一位好官。只可惜狗子爹去得早,已是看不到了。

温折桑笑着同她说了几句话,善堂里狗子娘一群人和后头来的乞丐一共二十三人,只是其中有一半是年迈无依的老人,还有三人身有残疾,难以生存。

那些不能干活的乞丐被分别安排在两间收拾出来的屋子里。但他们都是懂得感激的,即便身体不适,在前几天也自愿帮着大家除去院里的杂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是这两日善堂修葺得差不多了,没什么他们能做的事,便去厨房帮忙。

温折桑看着看着突然有些感慨,要不是王德太丧心病狂,清丰县——这些百姓本不用过得如此艰辛。

目光扫过,她还看到了百里颂——这山匪书生也闲不住,钻进厨房帮着择菜。

“大人来得巧,正要开饭呢,一块儿吃点?”百里颂端个木盆出来,将盆里的水倒去墙角,回头冲温折桑招呼道。

“好啊,我还没尝过先生的手艺呢。”温折桑从善如流道。

有她这句话,院子里明里暗里偷看她的乞丐、山匪脸上都流露出了一些意味不明的神情。

——原来这位县令如此好说话。

百里颂朗声笑道“在下可不会做饭,大人这念想要落空了。”

虽然温折桑留在善堂吃饭,但在她的坚持下,这天中午的饭菜和平日里吃的没什么两样。白米饭煮了一大锅,热气腾腾,闻着就叫人食指大动。

饭后,狗子娘悄悄把温折桑拉到一旁,悄声道“大人,有件事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但这……我是觉得奇怪的。”

温折桑笑道“你这样说我倒是好奇了,有什么话你便说吧。”

狗子娘这才深吸一口气,望了厨房一眼,说“我是个妇人,力气活做得不好,就在厨房里帮着买菜做饭。咱们这儿人多,粮食蔬菜都用得快。就今日,我发现米缸见底了,就出去采买,谁晓得……唉,谁晓得郑家米行涨价了,价格翻了足足三倍。我是不愿买的,就又跑了其他几家米行,可、可他们都坐地起价!最后好容易找到一家没涨价的,我还特地问了那家掌柜,最近根本不可能涨价。我就想着吧,会不会是咱们得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