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2)

两京记事 雒邑鸣鸾 70 字 2020-07-21

按着你的意思改改,母亲不会介意的。”

苏言蹊“……”

以前常听人说燕王世子君子风骨,待人接物温和有礼,他以前也信过,后来和子矜成婚之后子矜凭一己之力打破了坊间谣言,今日一看,放才觉得那一句温和有礼的评语并非空穴来风。

旁的不说,能把“不适应归不适应,反正我适应就好”说的如此熨帖,功力委实不浅。

苏言蹊组织了一下语言,“想是江南气候温和,与蓟州大有不同,臣一时不适应也是常有之事,世子不必太过挂怀,臣并非娇惯之人。”

并非娇惯之人?

子矜咂摸着苏言蹊话里的意思,大约是在表达不满?

我跟着你受了这么多苦,好好的江南水乡不待,偏偏要跑到蓟州这鬼地方吃沙子,如今还要被迫适应胡人的起居方式,你好意思只顾着自己舒服吗?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子矜品出些味儿来了,“莫云若是有空不妨常与二娘交流下文章,二娘在蓟州的文人圈子里玩的不错。”

“谢世子引荐。”苏言蹊见好就收,随口谢了子矜一句,不管独孤谊是不是真的在蓟州的文人中吃得开,这都是子矜的传递给他的一个信号,子矜并不反对他在蓟州正常的交游,也不怕他趁机打探出燕王府的秘辛传至金陵。

既然允了苏言蹊打入蓟州的文人圈子,子矜自然不能一点提示都不给,真让苏言蹊在外碰壁。

“我听二郎说,二娘拉着一干文人在研究金石之类的古物,想借着金文回复上古历史,如今捣鼓的有模有样的,找来了不少彝器,还按着形制不同给分了年代,最早的都弄到商时了。”

子矜略一思索,举了一个比较出名的例子,“他们不知道在哪儿挖出来了一个簋,上面的金文写了‘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他们愣是对着星图算出来了武王克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