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小包装万家香花生油下线(2 / 2)

油而言的概念。

在1991年之前,整个大陆上还没有以后超市里面常见的桶装花生油,大家买食用油的时候,都是拿着油瓶子到城市里面的粮油站或者农村里面的油坊去打油。

不光小包装花生油,实际上小包装的酱油、醋、盐等等的东西,在八十年代以前的时候,也没有小包装的,都是散装零售。

1991年的时候,益海嘉里在帝都打算推广金龙鱼调和油的时候,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一桶小包装花生油。后来他们开始推广小包装,或者说桶装花生油大家更容易接受这个概念。因为价格和顾客消费习惯的原因,一开始益海嘉里推广花生油的时候并不顺利,然后他们在过年的时候,发现各个单位都有年底发福利的传统,然后这才让小包装的金龙鱼调和油打开了市场。

然后很短的时间,益海嘉里便将金龙鱼调和油卖到了大江南北。

后来1995年的时候,中粮集团这才反应过来,推广了自己的食用油品牌,福临门。

实际上单看食用油企业的话,放眼国内市场,是没有哪家公司能够和益海嘉里还有中粮集团抗衡的。

而鲁花后来之所以能够虎口夺食,从科技含量并不高的食用油市场里面硬生生得啃下一块肉出来,一方面和自己打的花生油牌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自己主动让中粮集团参股有关。

鲁花让中粮集团参股,在自己发展的道路上一下子少了好多绊脚石。然而,身为鲁花的参股股东,同时又是中字头的大型国企,中粮集团在让鲁花发展的同时,也不会让他发展得太快,甚至于说在行业上影响了自己福临门品牌的地位。

虽然说福临门只是行业里的第二品牌,但是对于第一品牌金龙鱼还是发起了挑战,如果被后来的鲁花给赶上,那可就尴尬了。

2003年,张有矿的第一桶小包装花生油才下线,而2003年对于食用油市场来说是注定不会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鲁花的5s压榨技术在省里获了个奖,接着又获了个国的奖,接着鲁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然后鲁花一跃而起,成为了金龙鱼和福临门之后的第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