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代铎的末路(三)(2 / 3)

康乾豪侠传 梦语听涛 1601 字 3个月前

年来他虽然解决了皇上下江南、打仗所需的银子,可他这个人实在是太贪了,若只是他贪污一些银子倒也罢了,可问题是他破坏的却是大清的吏治,一个王朝的衰落,首先是吏治上的衰败,大家都想着去搜刮民脂民膏了,谁还会关心国事,大清要是想继续富强下去,和珅就必须除去,可怎么处理他才是你面临最大的难题,毕竟他是皇帝最器重的大臣,即使是你想要除掉他,皇上的颜面你还需顾及的,至于福康安你却无须费什么神,劳什么力,刻意地去做些什么,在这世上,可从来就没有什么不败的将军,不灭的王朝,瓦罐终在井旁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这是千古不移地定律,就算你是盖世英雄,不世的名将都没有人能够逃脱,将军的归宿最终还是在战场之上,即使是本督也难例外,这些年来死在本督手上的那些所谓的反清义士还少么,若是本督退下来,没有手里的依仗,那些人还不马上杀上门来,欲置老臣于死地。”

继续阅读

嘉亲王的脸色变得非常凝重:“永琰不是过河就折桥的主。”

鄂尔多也在这一刻笑了:“本督也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不过先帝与圣上让本督坐镇住东南,除了要镇住那些反清乱党之外,还有另外一层用意,那就是替他守护方家,本督既然领了这旨,就只有坐镇闽浙到最后一刻,这也算是对先帝爷和当今圣上一个交代。”

听到他这话,嘉亲王心里着实有些不解,他实在是想不通皇爷爷为什么要借吕四娘行刺之事假死退位,终年呆在方家的思过崖:“永琰着实是搞不懂,当年皇爷爷为什么要假死退位,终年躲在方家的思过崖上,就算是我们皇家对方家有所亏欠,保证方家的周全,方法多的是,犯不着这么吧。”

鄂尔多听到他这话自然是沉默了下来,当年雍正与方靖宇之间的恩怨瓜葛什么他也是知道,虽然这两人不是兄弟,可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经超越了真正的兄弟,是可以为对方互赴生死的知己,雍正从一个普通的皇子,到登临绝顶,在这每一步的背后都隐隐约约地有着方家的影子来说,而方靖宇在少林戒律院替他顶盗取先天浩然真气秘笈之罪,替他服刑,更是雍正一生之痛,也正因为如此,他在登基之后,才会征集黑白两道高手灭了传承千年的少林古刹,不过这一切他都无法与嘉亲王永琰言明,于是他只有叹息:“没有经过当年的事,你是不会了解先帝爷与方靖宇之间感情的,有些债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还清,可有些债你是永远无法还清的,即使是别人不来讨。”

嘉亲王眉深锁:“什么债这么难还?”

鄂尔多叹息,很是无奈地说:“就是良心债,这种债也是最难还得,因为在你内心深处,你会觉得你永远亏欠着一个人,也许这种债你得用你的一生去还,也无法还清。”

嘉亲王很是无法理解这份感情。

“好啦,不要再纠结这个问题了,”鄂尔多劝慰嘉亲王:“当年先帝坐上那个位子之后,才发现自己接过手的是一个残破不已的江山,圣祖爷当年为了平三潘,三征葛尔丹,已经将国库里的银子耗得七七八八,最后连赈济黄河水灾的银子都拿不出来,为了弥补朝廷的亏欠,先帝以前所未有的手段强力施行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两项国策,十三年来他夙夜难眠,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朝廷的亏欠是让他扭转了过来,可先帝也费尽了自己的心力,看到起来就象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反倒是传位给皇上之后,他整个人倒轻松了下来,虽说他长年居住在思过崖上,可身体却无形中健康了许多,再加上他内功精湛,就仿佛回到了壮年时期,难怪当年你皇爷爷找相士算帐,相士的说你皇爷爷要想长命就唯有退位,如今你皇爷爷虽然都已经尽七十年的高龄了,可他却仍然显得很年青,可见这国事给一个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对此嘉亲王也表示同意:“难道自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