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坐,什么四镇诸侯获得王号之后与商王同等之类的说法。
其次,诸侯有野心,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人人都有野心,人人都不想从属于他人,这就是不按诸侯实力封王的原因所在。
郑王性格怯懦,其接壤的濮侯性格则很强势。
伯夷在修路之后,两家道路通顺,三不支还会互相宴请,关系融洽。
郑王有了王号,一下子就拉开了两人的地位差距。
宴饮谁主谁次?是按照诸侯见诸侯的礼节来相交,还是按诸侯与王之间的礼节来相交?
如此一来,两家绝不可能继续保持亲密关系,无形间分化了诸侯。
再看吴王。
有了王号之后,他会甘于平庸吗?
哪怕甘于平庸,他也得顾及到别人的看法,你堂堂吴王,就这点水平?旁边的越侯都比你强,你好意思吗?
吴王领地地处偏僻,接壤的地方只有越地,想扩张很难。
他不敢对实力更强胳膊更粗的越侯动武,那么只能对南方的百越出手了。
以往吴王可是和越人有勾结的!
无形之中,分化了边疆诸侯与外族的关系!
接着便是特意针对的四方诸侯。
西岐一地二王让崇侯虎有些琢磨不透,但他却是看明白了纣王封鄂崇禹为楚王的意思。
以前有王号的诸侯,例如平灵王,全都只有三流诸侯的水平,平灵王算是里头混的最好的一个。
平灵王虽然造反失败,但携郡守以令诸侯的计策给了许多人启发,想扩充势力,缺的就是一个名义。
还是诸侯的时候,大家和和气气,名义地位一样的,可成了楚王,拳头又大,随便整个不尊敬楚王的由头,就能出兵打一架。
目标放在哪儿?
当然是其他更弱小的诸侯了啊!
毕竟鄂崇禹已经从诸侯上升到拥有高度自主权的吴王了!
鄂崇禹的野心不像姬昌那么明显,但崇侯虎知道,纣王与诸侯贵族天生站在对立面。
在变法的大变革之中,自己与姜桓楚两路诸侯站在纣王这边,积蓄的力量就已经足够了,如果给足利益开后门收服了太多诸侯,那还变不变法了?
无论怎样,鄂崇禹都不能留。
而要造反,或是被纣王逼反,鄂崇禹所在的鄂城与朝歌之间,仍间隔着许多诸侯。
这些诸侯可不一定听从鄂崇禹的号令。
如果没有封王,鄂崇禹有野心想自立,也只有给纣王罗列罪名,直攻朝歌一条路可以走,毕竟他不能得罪其他诸侯。
可封了王,操作空间更大了,他可以在攻打朝歌之前,名正言顺给临近小诸侯罗列罪名,将不顺从自己的都干掉,从而巩固势力,大大方方学习袁福通裹挟小诸侯造反,听话的就收了,不听话的就杀掉。
封王之策在鄂崇禹这里,的确是拖延时间,但也是一剂毒药。
从纣王封小诸侯为王就可以看到,分化诸侯显然是让诸侯顾此失彼,无暇顾及朝歌。
到时候,朝歌大可发兵南征北战,完全可以趁着鄂崇禹兴冲冲巩固势力的时候,大举南下!
甚至
崇侯虎忽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纣王趁机做掉了鄂崇禹,会怎么样?
鄂崇禹只有一子鄂顺,自然是由鄂顺继位。
那么楚王王号,到底是接还是不接?
接了,周遭诸侯很容易产生不满,鄂顺又是刚继位,很难将这一切处理好,而且因为是纣王所封,一时半会还不方便和朝歌起冲突。
不接,西伯侯、北伯侯、东伯侯都封王了,就你南伯侯弱的一比不敢称王,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