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她体内灵气就自动运转起来,不断沸腾,兴奋得不可思议,刚才头晕目眩的情况顿时得以瓦解。
门外两个记录员,慢慢悠悠地记录数据,一边聊天。
“哟,三分钟了,数据可以啊,还是个小姑娘。”
聊着聊着,记录员就默默住口,也不摸瓜子花生栗子什么的吃了。
“多长时间了?”
“十分钟。”
记录员目光落在挂钟上,半晌又拿起自己的手表和手机对了对,“是十三分钟……”
“难道谁又胡乱调试机器,调出了毛病?”
两个记录员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去查设备运转情况,查了半晌,一点毛病都没有,而且还都是新设备,比以前的好很多。
再去看看旁边艰难地从设备室里爬出来的男子,差不多二十五六岁,可谓黄金年龄,一出来就躺在地上,跟被电过一样,浑身都在发抖,汗出如浆,话也不会说,眼睛也睁不开。
这模样狼狈不堪,但他坚持到了九分钟,不光是合格,而且还能评一个‘良’。
初审第一关,先看身体的适应能力,只要在多重机器制造的压力下维持七八分钟的低限度运动,就算是‘合格’。
如果是急缺救援师的时候,最低可以放宽到五分钟,毕竟后面还有无数考核,初审本来也不应卡得太死。
又是第三个五分钟,第四个五分钟过去……两个人都忍不住从椅子上站起来,双眼死死盯着监控,只要出一点问题,他们立即就去中断考核。
半晌,两个人终于确认:“咱们恐怕是真碰见……老天爷赏饭吃的那一类了吧。”
他们两个不是正式的救援师,属于荣誉救援师,都属于后勤工作人员,但他们一直在做记录员的工作,见过的救援师可谓车载斗量,基本上每一个救援师进来考核,他们都是一眼就能大体看出救援师的潜力到底如何。
一直坚持到第六个五分钟,杨玉英伸手拽过毛巾,慢吞吞地走到门口敲了敲门,缓步走出来。
两个医生连担架都准备好了,看着杨玉英本来还微微颤抖,但出了门不过一会儿就恢复过来的腿,默默又把担架放了回去。
“感觉怎么样?”
“晕眩,耳鸣,有点恶心。”
杨玉英闭上眼坐下来,轻声道,“如果继续坚持的话,我可能会失去移动能力。”
医生听了她的话,嘴角一抽,要不是检测会让他们失去移动能力,来这么多担架做什么?
半晌,医生才问:“就这样?头疼吗?有没有精神上的改变?生气吗?是不是很烦。”
杨玉英清清灵灵的眼睛看过去,医生顿时不多问,轻轻松松地继续填报告。
那些受影响深的救援师哪里还等得到他去问?
一个个的眼睛赤红,见谁就咬谁,绝对和疯子没有两样。
设备会最大的限度的模拟地陷空间的状态,地陷空间里最危险的便是精神控制。
所以每一个正式的救援师,最基础的条件便是抵御精神控制,否则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
“哎!”
此时,工作人员正迅速高效率地把刚才在门前休息厅被砸坏的桌子,椅子,花瓶之类通通搬走,刷刷刷地又给换了一批新的。
曾经也有人建议初审的时候,外面等候区还是普通一点比较好,最好再安排上百百八十个安顾问。
现在休息区就是放一百张非常舒服的桌椅,装潢请注明设计师参与,回头只要有两个救援师撑不住,在这地方打起来……那再漂亮,再精致的装潢和摆设都白搭。
只是当初这个休息区开始修建时,那些前辈救援师们很愿意自掏腰包给后背添福利。
未来的救援师们离开身体素质检查的区域,恐怕本来就心情很憋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