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二(2 / 3)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2923 字 2020-03-23

窘境。

等二十年后,这三人年纪也到了,正好让年轻一辈来。

也能让君臣之间,能善始善终。

一想到这点,姚启圣对张轩所言,简直是举起四肢赞同,他立即说道:“陛下英明,臣以为朝廷可以暂时不还国债利息,并免除两淮赋税,征两淮百姓徭役,以助河工。其余不够的,臣竭尽全力,也为陛下凑集治河款项。”

张轩听到徭役两个字,不由的摇摇头。

徭役归根结底,就是政府让百姓无偿的劳动。这种事情,管理成本太高,很容易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明代赋税不高,但是徭役却让人动则家破人亡。

故而张轩在丈量土地的同时,大量减免徭役,百姓仅仅有一项义务,就是兵役。除却兵役之外,没有徭役。

这是张轩自诩的政绩之一。

但是而今,不得不自打自脸了。

因为他刚刚从江北回来,明白这工程量有多大,并不比修建万里长城小多少。就算朝廷用钱,也不是这样花的。

重起徭役,也是必然的了。

张轩说道:“就依姚先生,晓谕天下,从今日起,朝中一切事务都以治水为先。”

“臣等遵旨。”群臣一并说道。

这个消息传遍天下之后,两淮百姓感恩戴德,其他各地百姓也都很是高兴,原因很简单。大家都不想打仗了。

从崇祯十四年之后,战事从来是越打越大的,即便是南方大战也不少,百姓都受够的打

仗的苦,自然不愿意打仗了。

可以说是天下厌战。

这种情绪广泛的存在于各地。

看着各地的反应,张轩也明白,他这个决定也算是顺应民心的。

只是有一个人更为高兴。

那就是归化城的顺治。

顺治再得知张轩二十年不言兵事的诏书之后,简直要高兴疯了。

因为顺治退回草原之后,短短数月之内,遇见三次行刺,两次叛乱,顺治都是亲自平叛,几乎没有喘息之机。

这才将以归化城为中心的漠南蒙古,牢牢的掌控到手中了。

但是即便如此,顺治也一点安全感没有。

因为他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归化城距离九边太近了。一旦夏军决心北伐,这归化城是决计守不住的。

他必须有更大的战略纵深,更广阔的回旋余地,就好像当初蒙古人对付明成祖一般,最好的办法不是与明成祖硬抗,而是你来。我走,你走了,我再回来,这近乎做迷藏的举动。

看似无赖,其实却很有效。

但是如此一来,顺治就面对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漠北蒙古对顺治并不是很友好,甚至可以说是仇视了,即便是历史上清廷也是在康熙时期,将漠北蒙古控制在手中。

至于漠西蒙古,更是到了雍正乾隆朝的事情了。

他知道单单靠漠南蒙古不足以维持,但是他又不敢派兵进攻漠北,因为他大军在归化城,大同的夏军自然不敢轻易北上。

但是他一旦离开,归化城的老弱靠谁来保护?

顺治时时刻刻防备着夏军北上,夏军的压力简直压迫着顺治喘不过起来,年纪轻轻,头发之中已经有白丝了。

如此就可以想象。顺治感觉浑身压力一轻的喜悦。

“不行。”顺治心中暗道:“莫非是昭武之计。”顺治派了很多细作去探明两淮治水工程,终于在顺治九年,终于确定,并非昭武的计谋。

为了缓和与大夏关系,派人称臣,并放弃辽东战场,与支持吴三桂,并约束蒙古南下打草场,一时间九边居然有久违的和平。

但是此处的和平,却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