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较低的网友们或许第一时间看不出这两首诗词是好是坏,但稍微有点欣赏水平的,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妙处。
起初,只是一些高中生、大学生这两首诗词品头论足,各抒己见。
某位喜欢挑刺的网友评论道“第一首感觉还行,但第二首《相思》,怎么感觉就是一首打油诗啊?”
“我觉得也是啊,这意思也太浅显了吧?只要认识字,都能看懂啊!
大概就是讲‘红豆这玩意生长在南方,一到春天就长出几条新枝丫来,希望你多摘一点,这东西最相思了。’
是不是?跟导游向游客介绍某个景点时说的打油诗差不多!”
附和者甚多。
但很快,便有对诗词歌赋比较有研究的专业人士出来解释了。
“兄弟,你大概对打油诗和古诗词有一些误解。
咱们国家古代的格律诗,对平仄韵律要求可是非常高的!
这一点,跟打油诗可不一样。
我跟你们科普一下吧
咱们汉字,除去轻声,有一、二、三、四四种声调,单以‘平仄’论,一、二声调为平声,三四为仄声。
格律诗中,除了要求偶数句结尾押韵之外,一般还要求平仄两两交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等,符合美感。
如果违背这一原理,平仄失矩,就称为‘失替’,这样就会大大减少美感。
很多打油诗就属于‘失替’。
上面这首《相思》,是五言诗,一般来说,一句中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须是‘平仄’或‘仄平’,奇数句若是‘平仄’,接下来的偶数句必须‘仄平’。
红豆(仄)生南(平)国,春来(平)发几(仄)枝。
愿君(平)多采(仄)撷,此物(仄)最相(平)思。
打油诗可没这么多规矩,所以听起来就没那么有美感。”
“我靠,大佬啊!多谢科普!”
“原来写诗还有这么多讲究的吗?学到了学到了!”
……
随后,很多学校的语文老师、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也参与了进来。
“好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一位大学教授赞叹道“除了单纯的写景诗,古诗词讲究的是以的简短的文字抒发内心丰沛的感情,以物喻人、借景抒情。
而这其中,最关键一点,是有‘情’可抒!
没有‘情’,光有才,那可不就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说的是啊,没屁硬挤,还能锻炼身体;没情硬抒,无病呻吟!”
“最后一句也很妙——‘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能对别人诉说的‘愁’,并不是真正的‘愁’!
欲语无人说,才是真的‘愁’啊!”
“话说,这首词,显然是经历过很多事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吧?按道理不应该出自一个年轻人之口才是啊!”
“按道理是这样,但你忘了这首词的作者,是一个分裂症患者啊。
这多重人格里,未必只有年轻人的啊!”
“那倒也是……”
就这样,在《相思》、《丑奴儿??书燕京艺校》在全网引起热烈讨论之后,路遥的标签又多了一个
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