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琳珊是学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和投资回报率是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毕竟从市场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显示,所谓的小剂量包装只是一种趋势,市场上的现实情况还是两种规格并存。不过,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讨论,敢于在父辈面前说出自己的担忧,看来她还是有些勇气。
“考虑投资风险没错,但你们在调研过程中已经知道小包装规格是一种发展趋势,作为生产商,就应该顺应发展潮流。跟投资风险比起来,我觉得迎合消费趋势更重要,否则,昌达药业公司就会丧失小剂量包装产品的市场份额。”关云天道。
“还有个稍微专业一点的问题,如果保留现有包装线,新建一条小规格包装生产线,在投资上看似有点浪费,但这样可以做到万无一失,既保证了现有规格的产品继续生产,不至于马上断供,毕竟大规格产品还有市场,又能顺应小规格包装的发展趋势,即使将来大规格包装产品彻底退出市场,从技术上讲,通过更换某些部件,这套设备也可以作为其他药品的包装线,基本不造成浪费。”叶佳怡道。
关琳珊认为有道理,她觉得自己考虑问题过于片面,只关注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因素,缺乏局观念,这就是专业部门管理人员跟企业掌舵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于是,她不再发言,而是静静听着两位掌门人对这件事情的决断。
听了叶佳怡的说明,更加坚定了关云天的意见,“新建一条包装线才投资五百来万,又不是多大的项目,没有必要犹豫了,抓紧时间落实,昌达药业公司适应市场需求的步伐,不能落在其他企业的后面。”
因为项目不大,说完这句话,关云天就什么也不管了。
回到办公室,叶佳怡向关琳珊交代任务,让她根据调研情况整理一份市场调研报告,并联合集团公司办公室和技术部门,编制药品包装技术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一次做这种工作,关琳珊不免有些生疏,好在各部门都很配合,没有几天,可行性报告就做完了,有办公室的老手把关,质量当然没问题。
技改项目在董事会立项获批后,首先落实了一千万投资,接下来要进行设备招投标,叶佳怡在一旁指导,让关琳珊代表昌达集团向有关设备生产商发函,邀请他们参与投标。
通过几次扩产和增加药品种类,昌达药业公司现在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尽管这次的项目不大,有关制药设备生产商在接到邀请后,还是积极参与投标,不过,在接触过程中,关琳珊发现所有投标单位都想跟她套近乎,他们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上:“我们跟昌达药业公司早就是老关系了,你是新来的,不知道情况,你们的某一部分设备,就是我们单位提供的。”
“几百万的设备,又不是多大的项目,还招什么标呀?直接给我们就得了,昌达药业还信不过我们吗?你们的第一个项目,我们负责供应的设备有几千万,质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没有一点问题,售后服务很到位,你们的关总和叶总对我们一直很满意。”
“通过前几次设备供应,我们跟关总和叶总早就成为好朋友了,这点事还用招标?你们也不嫌麻烦!”
关琳珊第一次跟这些供应商打交道,看见来者都是昌达药业公司的一帮老熟人,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于是,把投标资料往叶佳怡办公桌上一放,“还是给你吧,他们都声称是昌达药业公司的老关系,我不知道该照顾哪一家。”
“为什么要照顾?既然咱们招标,他们投标,那就没有什么老关系好朋友可言,所有参与投标的单位一视同仁,一切让他们的标书说话,谁也别套近乎。”叶佳怡道。
“可是,要真把你们的老朋友拒之门外,是不是显得有点不近人情?”第一次操作这种事,关琳珊不免显得小心翼翼。
“管他们干什么呀!即使其中